泰源幽谷最常見的可愛景像,就屬獼猴家族成群結隊地四處巡訪散步。對世居百年的阿美族人來說,獼猴仙人更像是山谷裡的主人。

由於氣候絕佳,泰源村各種果蔬豐富,盛產大白柚、葡萄柚、文旦柚、甘橘。獼猴們晨昏時段在樹林成群出沒覓食,夜半回到森林邊緣的棲息地休息;不請自來,時不時地探訪部落農家,在田地裡打滾嬉鬧,與其作伴的還有松鼠,白鼻,山羌,山豬。

農作者一早醒來,經常面對的是青鬱田地又禿了一塊。習以為常,接受、並與之共處。這些動物就跟蔬果植物一樣,都是部落自然生態的共生者,「如果為了自己的產量,犧牲威脅其他物種的生存,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

正是這種尊重並包容的態度,泰源幽谷產的米,吸收的不只有山林溪谷的靈氣,陽光、空氣、山嵐的宇宙能量,更有獼猴動物們的靈動以及祝福。泰源幽谷獼米,存著寧靜與愛的記憶,請您嚐一口,領受自然萬物的美好與馨香。

 

黃金配方色米

 

台東縣泰源村稻米介紹 
 

泰源第一道水源好吃的米,位於馬達吉達的深山中,要在這裡必須要翻山越嶺,一般的車輛是無法到達,而四周環山懷抱,人煙罕至,最多的動物就是台灣獼猴跟山羌。 
為何稱這裡是第一道水源呢?是因為水圳的第一個出水口就是這個地方,且水質非常的清澈乾淨,還有小魚及田螺會在水圳裡。種植的地形是梯田式,主要是防治土壤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的,所以從上往下看,一層一層的稻田,就像樓梯一樣。 


在山上的最頂端有一間工寮,是平時工作休息的地方,從工寮往下腑瞰可以看到群山連綿,平時這裡雲霧繚繞,尤如仙境,農閒時坐在這裡可以發呆好一陣子。 


在這裡產的稻米,一定要特到熟成才會採收,這樣吃起來的米才會顆粒飽滿,而且這也是我們堅持要這樣做的,因為作物生成的過程是有一定的生長期,如果太早收,米就會比較乾扁,當然口感就會比較差。而等到熟成也有它的風險在,因為稻米會容易發芽,如果在收成前下雨或是在採收時發芽時,米吃起來的口感就會略帶有澀味。所以種植稻米之前,必須要先根據自己當地的氣候與土壤情形,選擇一種適合在自己田裡種植的品種,選對了適合的品種,不但可以增加稻米的收成量,也可以減少栽種期間所遇到的問題。 


這裡每期種植的稻米的品種會不同,雖然是一年收二次,但是我們這裡只種一期而且,也就是說一年只種一次,而另一次就讓土地休耕,主要原因為於維持土壤的品質,也可以讓土地有時間可以恢復,這樣下次再種任何作物時才會有豐收的成果。土地與人的關係真的很維妙,你怎麼對待這片土地,這土地也會怎麼回饋給你。
中間有一小塊好像枯掉的樣子,其實那地方曾經有山豬在這裡戲水、打泥戰,所以才會枯掉。 


目前,我們涵養土壤的方法,是把稻梗鋪在稻田上,然後用耕耘機把稻梗打入土中,接著在稻田裡種植綠肥植物,等到插秧前二至三週,把綠肥用耕耘機攪入土壤中,由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分解這些天然的肥料,如此不但可以達到涵養稻田的目的,又可以減少化學肥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所謂的綠肥,就是可以用來改善土壤品質的一些農作物。例如:大豆、太陽麻、田菁、油菜等等,都是常被使用來可以當作綠肥的植物。 


米的品質越好,飯煮起來就會越香,吃起來就會越Q,米質如果不好,任憑您如何烹煮,可能都難以煮出一鍋好吃的飯。 米粒外觀透明度佳、晶瑩剔透,煮的粥黏稠度香味甜度及米心較Q。N#

 

泰源幽谷獼米闖名號 活絡在地農產業

 

正值稻米收割期,泰源部落稻米產銷班的成員,相互Mipaliw互助換工,有人協助收割割稻機遺漏未割的稻穗,讓收割的工作能盡快順利完成。

 

(台東東河鄉泰源稻米產銷班班長 Alokeng(李春成) 阿美族:

我們割稻時都會互助換工,如果不互助換工,我們不知如何完成割稻工作。現在雖然使用割稻機,割稻機漏掉的,我們就來割,如果沒有人幫忙,誰來割割稻機沒割到的,它漏掉的。)

由於政府目前推動的休耕政策,僅補助一期稻作,另一期則必須輪作,泰源部落有17位擁有農田的族人,特別組成稻米產銷班,希望活化休耕多年的農田,並打造在地特色品牌米「泰源幽谷獼米」。

(台東東河鄉泰源部落居民 黃忠文 阿美族:

因為這個米,因為我們在地獼猴真的非常的多,我們想說因為猴子在這個地區裡面,已經有百年的歷史,然後我們想說,這個地區猴子就好像我們在地 的吉祥物一樣,我們就是用在地的特色獼猴,來去創造我們的品牌。)

 

(台東東河鄉泰源部落居民 Putal(陳俊明) 阿美族:

感到非常高興,有產銷班推動農民,其實產銷班它也是有一個意義,教我們農民工作要怎麼做,我們種的東西才會漂亮。)

產銷班的成員蔡禮闈,今年獲選為百大青農,希望透過計畫帶動部落的稻米產業,開創部落農業經濟的新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E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