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型規模的夜市,平均每晚要用掉1萬雙免洗筷,製造大量垃圾,還可能吃下漂白劑。桃園興仁夜市一年前開始禁用免洗筷,改用由「稻殼」製作的稻穀筷,不但零化學藥劑漂白,使用後不需進焚化爐,只要掩埋就能自行分解,雖然7百家攤商,每攤1個月要多花將近3千元成本,卻被貴得很開心,因為打響環保招牌後,來客量不但多了3成,還有許多顧客直接跟他們買稻榖筷回家自己用。

蝦仁魷魚海鮮羹再灑上滿滿小卷,不管內用還外帶,附上的筷子很吸睛。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10

▲稻穀筷能夠自行分解非常環保。

興仁夜市會計經理林意珊:「因為免洗筷有刺手的問題,漂白水的味道也特別重,那我們也在想說,有沒有什麼比較符合環保的,剛好有這個因緣際會,做環保筷的廠商,他的筷子全部都是無毒的,而且是用稻殼去做成的。」

用稻穀做成的筷子顏色比免洗筷還要深,但強調無毒環保。免洗筷一包100雙售價20塊,稻穀筷同樣100雙價錢卻貴了2.5倍,即使每個月成本要多上2700塊,但桃園興仁夜市從2015起全面改用。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11

▲稻穀筷的售價卻高於免洗筷2.5倍。

興仁夜市攤商:「因為以前的竹筷子有漂白、有殘餘物,一些食客都會注意到食安的問題,所以我們雖然貴,但是很值得,增加來客數。」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用掉6億公噸的免洗筷,其中夜市就佔了1/4用量,不僅不環保,製作過程還可能加入二氧化硫和雙氧水漂白,嚴重危害健康。

興仁夜市顧客:「其實一開始不知道就黑黑的,看起來很害怕,我上次吃一吃嚇到,因為它斷掉,老闆說因為它會溶於水,所以吃一吃才會斷掉,就很健康。」

興仁夜市會計經理林意珊:「筷子成本比較高,但是在使用上方便,變成很多民眾不光是我們攤商,民眾都到我們管委會來詢問說筷子如何購買。」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12

▲有攤商自發性使用環保筷。

強制所有店家不能再使用免洗筷,也等同守護了用餐民眾的健康,有的攤商甚至自動自發供應起多次使用的環保筷。佔地6千坪一共700個攤位,免洗筷改稻穀筷,只是興仁夜市環保裡的其中一環。

夜市牛排不再只用鐵板煎,餐廳裡才有的碳烤香氣,這裡也辦的到。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25

▲夜市牛排不再只是用鐵板煎。

興仁夜市攤商:「這些煙我們是經由馬達還有靜電機,然後做抽風抽到上面去,靜電機是在前面,這些煙經過靜電機之後,就會把一些有毒的物質會留在靜電機裡面,後面的馬達再把剩餘的煙、沒有害的煙再排到外面去。用鐵板煎(牛排)他們也可能只是用吸塵機,來去吸油跟煙,但排出去還是油跟煙,煙一定很大、灰塵一定很多,客人在這邊吃也會感覺到不舒服,因為身上可能都會有一些油煙味。」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14

▲靜電機能夠過濾掉有毒物質。

除了油煙靜電處理,看不見的還有汙水油水分離槽,興仁夜市想打造全台最環保的夜市,這花費可不少。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15

▲沒有害的煙才能夠排出。

以中型規模3000坪的夜市來看,傳統的流動攤位只需要安裝燈具和基本設備,花費大概100萬,但像興仁夜市從硬體到餐具都採環保規格,建造成本就要價500萬。

興仁夜市攤商:「換了LED燈之後,電費會有一些明顯的下降,當然管委會會在這方面,會回饋給我們店家,在電費上會少收我們這些錢。」

管委會坦言一開始改革因為成本增加,當然有陣痛期,但用環保拉高夜市質感,在來客數上多了三成,長遠來看相當划算。

免洗筷掰了!改用稻穀筷生意好3成│三立新聞台 ID-621209

▲環保夜市雖成本較高,但來客數也跟著增加。

興仁夜市會計經理林意珊:「全台夜市應該只有我們興仁夜市才有做稻穀筷,我們就是要落實一個環保的夜市,我們就是要顛覆一般傳統的夜市。」

台灣特有的夜市文化在求新求變中,逐漸翻轉面貌,擺脫髒亂與空氣汙染的臭名,綠色環保也能在夜市裡清楚看見。(整理:實習編輯劉晉姍)

Reference: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4095

 

稻殼製成環保筷 農村粗糠變成寶

【記者魏宜綸、江欣晏/台中市報導】光是在亞洲,每年免洗筷的使用量就相當驚人,並且數量持續高升,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全球生態環境惡化,而免洗筷上殘留的化學物質,也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糠賜寶團隊為了避免台灣的林木遭濫砍,投入製作以廢棄稻殼為主要原料的環保筷。

 
糠賜寶團隊研發出用「稻殼」做的筷子。 攝影/江欣晏

化廢為寶 減輕地球負擔

過去曾是台商的糠賜寶總經理謝文堂,在五年前因為看到媒體不斷批露竹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意識到生態平衡不斷地被破壞、台灣人使用的免洗筷數量居高不下,加上他的一位台商朋友過去在做印刷紙業,因為砍了太多樹深深感到不安,因此他們一群同為台商的夥伴們,下定決心要生產一種無毒的筷子來取代一次性的竹筷,「要回到台灣這塊土地,為人民做點事。」

「如果再生產一種產品,事實上也是加重地球的負擔。」東吳社會系畢業的謝文堂認為這與糠賜寶團隊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他們開始尋找要以何種材料為主體,來搭載這種筷子的生產,謝文堂說,當時他想到台灣是以種稻聞名,而且在稻殼的研製上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時間,只是因為技術問題,所以沒辦法妥善、快速、大量地利用,因此他決定嘗試以稻殼為原料,四年前開始投入研發。

 
糠賜寶總經理謝文堂談團隊的初衷。 攝影/江欣晏

亞洲人的主食是稻米,而「粗糠」是碾米後剩餘下來的稻殼,通常被當成飼料、拿去鋪設機場或直接以廢棄物處理,糠賜寶團隊認為燃燒這些稻米殘留物會嚴重破壞環境,因此大量收購這些稻殼,將其磨碎後加工壓製成稻殼筷。

研發過程艱辛 稻殼品質層層把關

謝文堂說,因為糠賜寶團隊的理念很前衛,所以一開始有很多供應商及廠商大力支持配合,但是因為稻殼本身沒有黏性,研發過程花了很多心血,一次一次的挫敗是家常便飯,機器損壞甚至已經達危險等級的爆裂,因此後來廠商一一退出。

即使如此,他們也沒有放棄,「稻殼是農業廢棄物,把農業廢棄物再度利用、活化起來,不增加碳的排放。」就是這樣的理念,糠賜寶團隊終於在三年前成功研發出可以規模化生產的環保穀筷。

 
磨製成粉狀的稻殼是環保穀筷的原料。 攝影/江欣晏

謝文堂說,上游供應商有契作稻田,因此糠賜寶團隊會固定向他們收購稻殼,他也說台灣在稻穀檢驗上相當嚴格,每半年抽測一次,檢驗農藥殘留量,加上這些稻穀會交公糧,儲存超過十二個半衰期才開始碾米製程,而台灣使用的農藥大概六個半衰期會結束並自然降解揮發掉,所以被當作稻穀筷原料的稻殼不會有農藥殘留。

此外,一般免洗筷因為容易受潮發霉,所以製作時都會添加大量化學藥劑;而糠賜寳的環保穀筷因為原料是稻殼,稻殼本身具備天然的抗菌成分阿魏酸,有抑菌功能,所以完全不需加入化學藥品防止變質,提供消費者一個較安心的選擇。

循環經濟 期盼消費者共盡心力

「我們生產東西不是直接廢棄掉,而是應該被重複地循換再利用。現在政府推的循環經濟,我個人蠻支持,對於我們的產品來講,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經濟。」謝文堂表示,糠賜寶的環保穀筷原料取自於過去被視作農業廢棄物的「粗糠」,拿來製作筷子不僅能賦予稻殼全新的意義價值,也能在無形之中支持台灣許多堅持天然農法的小農,讓他們不必再費心處理稻殼,又能額外增加一份收入,最重要的是,使用過的稻殼筷清洗乾淨後又能重複使用,促成了循環經濟。

台灣的外食族越來越多,便當店提供的一次性餐具不論對環境或對人體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高雄良食餐廳的老闆馮鈺庭表示,「稻穀筷是環保的,插在土裡可以分解,作法也非常公開透明,不會讓我們覺得吃到來路不明的東西。」他說即便知道稻穀筷成本高,是一般竹筷的五到七倍,但是沒有用漂白水、硫磺浸泡,成分很單純,客人才能吃得安心。

 
高雄良食餐廳老闆馮鈺庭堅持使用環保穀筷取代一次性免洗筷。 攝影/魏宜綸

「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大家都能自行攜帶餐具,但是這種穀物筷子的製造可以達到稻殼再利用的效果,確實是便當店業者能考慮替代免洗筷的方案。」顧客莊小姐認為,成分天然、沒有化學殘留的穀物筷子,是一向新趨勢,她表示,希望之後能看到更多店家跟進,減少免洗筷的使用量。

謝文堂說:「消費者能去採用、使用環保類型的商品,很顯然也是付出自己一點小小的心力。」對他來說,環保的概念相當廣泛,他堅持走環保4R(減少使用、重複使用、循環使用、回收再用)的道路,繼續找尋可以開發的天然材料,也希望消費者能共盡心力,在生活中落實減碳措施,珍惜有限的資源、保護森林。

 

Reference: http://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89/3268/5000

 

 

從7個德國人發明的樹葉餐盤。

100%樹葉製成,

用來替代難以降解的塑膠餐具,

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只需28天,

環保又可再生。

這些創意十足

又能實際解決環境問題的產品,

迅速引起人們的喜歡。

不過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平時我們點外賣或者在餐館

使用的一次性餐筷。

 

如果你拿起來聞一聞,

會有一點刺鼻的氣味。

一個不小心,

木筷上的毛刺還會刺到手或嘴。

而這股刺鼻的氣味,就源自一次性筷子的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經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硫漂白。

而二氧化硫又易溶於水,不僅會讓腸道、咽喉的黏膜受損,長期下來還有誘發鼻咽癌、咽喉癌的危險。

對於長期點外賣或者到小餐館吃飯的上班族來說,每天接觸到這樣的一次性餐筷,無異於慢性服毒。

不僅如此,放眼全世界,

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筷高達3500億雙,

不說別的,這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大片森林被砍伐破壞。

等到全球變暖,

人們才意識到地球之肺的重要,

不過好像沒人太在意

這小小的一次性餐筷,

或者說一時找不到好的替代。

而有位大叔黃明星

看不下去了,

這不僅是在毀壞森林,

人的身體健康也受到威脅,

各種動物更會遭遇滅頂之災。

於是他想研發出替代木材的餐筷, 在分析研究了上百種材料之後,

他把目光放在了無人問津的稻殼上。

亞洲人的主食是米,

碾米之後的稻殼通常會被丟掉,

因此稻殼的來源不是問題。

黃明星經過長時間試驗,將稻殼剩餘物再生利用。

先將其磨成細粉加工

再壓製成筷子的形狀

最後經過高溫殺菌,筷子出廠,為了讓大家吃得安心,

大叔還特意將其送到最嚴格的檢測部門,確保沒有農藥殘留。

這樣製作而成的稻殼筷,

不僅綠色環保,

無需砍伐任何樹木和竹子。

還不扎手、嘴

而且有一股淡淡的稻香,

讓人們吃起來更加安心。

最重要的是,

平時我們用的筷子,

是黴菌和大腸桿菌的棲居地,

而稻殼中含有的阿魏酸,

恰巧是天然的食物防腐劑,

正好可以有效抗菌。

無需添加任何化學藥劑,

就能達到無菌的效果。

這樣的筷子在台灣一經推出,迅速風靡,

桃園市甚至全面禁用竹筷,改用鐵筷或稻殼筷。

而稻殼筷還受到了小吃店業者的歡迎

環境保護對很多人來說,

似乎是個很大的課題,

以至於人們總覺得:

一己之力無用,

一點點小污染無傷大雅。

殊不知正是這

一點點小累積、小改變,

有著驚人的後果,

災難往往蘊含在不被注意的細節。

 

小小的一雙稻殼筷,

同樣有轉變健康生活方式的力量。
本篇文章摘取自網絡

Reference: http://eazon.com/p/68971?ref=hot-s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E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