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1日電)南台灣大地震,震出土壤液化問題,經濟部臉書今天用14張圖說明,包括土壤液化條件、成因、造成災害,以及位於土壤液化高、中、低潛勢區該怎麼辦?讓民眾快速搞懂真相。
一、 土壤液化需要什麼條件?
土壤液化必須同時具有以下3大要素,才會構成土壤液化的條件,包括鬆散的細砂層、地下水位高於液化土層、強烈的地震。
二、 為什麼土壤會液化?
主要原因在於液化前的「砂粒結構」,讓原本的砂粒與地下水呈現穩定狀態,但因劇烈搖晃下而發生改變,造成地下水壓上升,水就冒上來。
三、 所有地區都會造成土壤液化?
並非所有地區皆會產生「土壤液化」,大多發生在海邊、港灣、近代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等。
四、土壤液化會造成什麼樣的災害?
土壤液化主要會造成3大災害現象,分別為房屋傾斜、噴砂、地下管線破裂。
五、土壤液化為什麼不易造成人命危害?
只要是施工品質良好的房屋,在建造的時候都會依照建造的樓層數以及當地的土壤條件做抗液化設計,例如地基改良,而這就是嚴防房屋直接倒塌的重要關鍵。
經濟部表示,土壤液化後就像流沙一般,只會將地表上的東西陷入,但不會破壞其本身的結構,如同人陷入流沙時,並不會造成骨折。
此外,土壤液化過程緩慢,民眾大多有充裕時間逃出。
六、土壤液化高、中、低潛勢區,是基於什麼前提下計算出來?
土地為水平地盤,且上面沒有房屋的自由場(Free Field),即沒打基樁,沒做過土壤改良的最原始土地資料,並假設發生震度5至6級地震時。
七、土壤液化、高、中、低潛勢區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土壤液化低潛勢區:強震時,地基可能無影響或輕微影響。
土壤液化中潛勢區:強震時,地基可能輕微影響或中度影響。
土壤液化高潛勢區:強震時,可能出現明顯液化現象,地基可能中度至嚴重影響。
八、如果發現住家在高潛勢區,需要擔心嗎?
經濟部表示,由於潛勢圖比例尺只有25000:1,並不算精細,不能代表區域內每一寸土地的潛勢。
此外,潛勢圖主要是用來作為國土區域計畫等參考用,並非用來確認居住地是否安全,建物本身的結構才是安全的關鍵。
九、若房屋真的不幸發生傾斜怎麼辦?
經濟部列舉2個方法,其中「頂升工法」是921集集大地震後,土壤液化受災民眾廣為採用的工法,施工時先沿著建築物開挖一條溝槽,將千斤頂及木塊置於建築物基礎下方,以千斤頂將建築物頂升至水準後,重新建造基腳,基腳完成後再回填土壤或灌漿。
另一個「灌漿工法」施工,則是以型鋼斜撐將建築物扶正,之後再利用低壓灌漿,將混凝土灌入基礎下方,以改良地盤。1050311
土壤液化懶人包 -- 10 分鐘了解土壤液化真相 |
今年2月6號的美濃地震,造成南臺灣不少房屋因土壤液化傾倒和損毀,也震出了臺灣人民對於自己居住安全的重視。大家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災戶。
並非所有地區皆會產生「土壤液化」,其大多發生在下方圖表所示環境,像是:海邊、港灣、近代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等...
所以你看懂「土壤液化」了嗎?其實土壤液化真的不可怕。只要你的房屋有良好的施工品質,在液化發生時,不會有立即危害人命的風險。而潛勢圖的公開,是為了要讓各界的專業人士在往後蓋房子、做工程或政策決策時,能有更透明的資料參考,才能做出對社會大眾最有利的規劃,也才能在災害真正來臨時,將傷害降到最低。
本圖文懶人包,由經濟部與《關鍵評論網》共同製作
Reference: http://www.economic-news.tw/2016/03/What-is-soil-liquefaction.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