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20 Wed 2019 20:05
新研究:海床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甲烷
- Nov 11 Mon 2019 16:15
要當老師還是撿垃圾?
同學都在當老師,他卻花6年撿垃圾》靠「廢物」站上國際舞台,連IKEA與寶可夢都被他收服
黃之揚先前做過許多工作,卻都難以持久,怎知一碰見海洋垃圾,就成了他終身志業的所在。
來來回回逾兩千多個日子,黃之揚的身影猶如俠客般,只見攜著手套和夾子,從南到北地穿梭在台灣各處海灘。雖說不會飛天遁地,卻單靠著「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吸引逾萬人爭先加入「撿垃圾」行列,累積至今,他發起的RE-THINK已為台灣行撿超過10萬公斤的垃圾。
- Nov 01 Fri 2019 09:48
將HDMI影音與控制透過光纖傳輸達30公里,支援多對多與電視牆模式
- Oct 15 Tue 2019 12:36
這樣把廢柴教到全部上大學
一九七五年九月八日,一位非裔美國人辦校,把家中房間當成教室,專門收留「壞學生」,五年後,學生從四人暴增至五百人,還讓他們全都上大學。她如何幫孩子翻轉人生?
是不是願意放棄王冠的人,才最應該當國王?
- Sep 25 Wed 2019 15:25
從工程師邁向軟硬兼施的架構師,像建築師的養成
- Sep 16 Mon 2019 15:25
用 AI 降低不必要損失
- Sep 10 Tue 2019 15:25
簡單到沒太多選擇的「斷捨離」購物
每年賣出50萬件衣服!「斷捨離」策略,讓寄貨小店變身市值一億服飾電商
一間搖搖欲墜的老店,遇上一個充滿熱情的年輕媽媽,成就了一段老店翻新的佳話,也打造了一家為低收入戶創造價值的社會企業。
- Sep 05 Thu 2019 15:26
珍惜能源先從落實垃圾分類做起
台灣的垃圾處理政策已經推廣多年,但部分民眾對於垃圾的分類、處理方式仍不太瞭解,有時也會將「廚餘」和「一般垃圾」混在一起,使得後續焚化效率變差。此篇文章即介紹了「垃圾」的定義、分類與處理方式,一起來認識吧。
- Aug 24 Sat 2019 20:15
只要餵牛吃「紅海藻」,就能降低 99% 以上的甲烷排放
除了化石燃料、交通運輸系統,畜牧業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元兇之一,牛、羊、山羊和水牛等反芻動物只要打嗝或放屁,就會排出暖化能力比二氧化碳高 21 倍的甲烷,不過現在科學家已找到解決方法,只要餵牛吃「紅海藻」,就能降低 99% 以上的甲烷排放。
- Aug 19 Mon 2019 20:09
電動車環保嗎?
新加坡環境部長:電動車不環保,只是馬斯克推廣的生活方式
特斯拉一直在全球積極推廣電動車,視為更環保的出遊方式,但這觀點並非所有人都認同。新加坡環境與水資源部長 Masagos Zulkifli 表示,電動車是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推廣的生活方式,不是解決氣候環境問題的有效解答,新加坡對生活方式的話題沒有興趣。
- Aug 15 Thu 2019 15:26
廚餘不養豬 堆肥+生質能發電 環署推「餿水變黑金」
台灣社會多年來養成以廚餘養豬的慣習,隨著近期豬瘟疫情延燒,廚餘養豬的禁止與否成為討論焦點,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台有7,240座養豬場、總計約539萬頭豬,其中以廚餘養豬佔12%,共2,045場、65萬頭豬,多屬於黑毛豬。
- Aug 14 Wed 2019 20:07
Google 推出 AR 顯微鏡,結合 AI 能即時檢測癌症
Google Health 推出一個 AR 顯微鏡(ARM)系統,現在能夠提供醫生癌症的即時檢測和診斷,在檢測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測試上獲得相當高的準確,對未來及早發現癌症將有極大幫助。
- Aug 09 Fri 2019 20:12
來自歐洲的風機真的能可以抵擋亞太地區特有的颱風與地震嗎?
夏天為颱風季節,許多住家都會開始準備泡麵食糧,並留意氣象動態資訊準備迎接狂風暴雨,而在海上,迎著大風大浪的離岸風機需要做什麼準備?這些來自歐洲的風機真的能可以抵擋亞太地區特有的颱風與地震嗎?
- Jul 24 Wed 2019 20:03
將馬桶水等民生污水轉化為綠金
台灣島環境脆弱,降雨少可能導致缺水,但若雨季過強亦會引發水患,因此水資源的韌性調度一直是重要課題;高雄市鳳山溪污水處理廠轉型「水資源中心」,耗資26.6億擴建再生水廠,將馬桶水等民生污水轉化為綠金,待二期工程於8月啟運後,每日可供給水量將達到4.5萬噸,每年販售再生水獲利可望達2.5億元。
- Jul 15 Mon 2019 15:27
打造視覺綠洲
台中出生的七年級生,謝安,帶領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挑戰奧斯卡金像獎。除了幫好萊塢電影打造華麗特效,他為什麼認為視覺科技發展,可以如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所說,有一片綠洲存在?
- Jul 12 Fri 2019 14:53
為了海龜,不只是分解塑膠吸管來了
星巴克為何看上這家隱身台中的工廠 空運可分解塑膠吸管到美國?
7月,台灣開始禁用塑膠吸管,但很多人不知道,美國星巴克從去年開始,從台中市太平區運送可分解塑膠吸管到美國,一度還因為時間緊急必須採取空運。靠著台灣科技公司的優越技術,西雅圖成了全世界第一個禁用不可分解塑膠吸管的城市,搶救海龜。今年6月,台塑在股東會上宣布投資這家生產可分解塑膠吸管的公司,為何從星巴克、蘋果到台塑都看上了這家隱身台中太平鄉間的工廠?
- Jul 10 Wed 2019 10:55
25年磨1箭
熬 25 年擊敗 Google、成「最有價值品牌」!亞馬遜給領導者的 5 大啟示
美國購物網站亞馬遜(Amazon)在 7 月 5 日成立滿 25 周年,回顧初期專賣書籍,到現在賣各種實體商品、軟體服務,甚至開發自製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 和搭載智慧語音助理 Alexa 的播放器 Amazon Echo,如今 Amazon 無疑是全球最大的電商霸主。
- Jul 02 Tue 2019 07:18
珊瑚真的擁有神奇的「太陽能」發電機嗎
- Jun 30 Sun 2019 14:57
種水稻不一定要那麼多水,這樣就不怕旱季了
等不到春雨!他把水田變旱田,不用再跟竹科搶水
老天不下雨,還得和鄰居竹科搶水用,是新竹水稻的一大「旱」事。青農劉政祐顛覆逾百年農法,用農友「看不慣」的乾式播種栽培,成功克服缺水困境,讓氣候變遷不再成為阻力。
- Jun 25 Tue 2019 19:03
高畫質 HDMI / VGA 切換,使用 Cat6 網線延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