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監控應用開發者可借助雲端中心平台的智慧功能,例如以機器學習人臉辨識,迅速升級至智慧監控層次,開拓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備受矚目的年度科技盛事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今年(2018)凸顯三大主軸,除5G無線通訊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外,便是智慧城市(Smart Cities);以往屈居一角的智慧城市展區,2018年擴大為獨立專區,吸引超過320家廠商參展,競相展示在智慧家庭、智慧商用建築、交通運輸、健康保健、公共服務及公共設施等次應用領域的專業能量,讓人明顯感受到,智慧城市議題的熱度急遽加溫。
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透過IoT整合平台,開發者得以迅速整合不同聯網設備、不同通訊協定,甚至串聯各種創新技術,加速孕育包羅萬象的智慧城市應用;例如照護機器人,便是高齡化社會下富含潛力的應用發展項目。來源:Wonderful Engineering
持平而論,智慧城市並非新辭彙,且已談論多年,此刻卻依然展現旺盛活力,主要原因在於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導致城市化現象愈趨顯著,連帶在交通、醫療、能源、治安、防救災、教育…等等諸多面向,皆衍生不少問題,長此以往,恐影響市民的居住品質與生活便利性,更衝擊城市永續發展與效能,故各國政府急需借助智慧技術,化解這些難題。
隨著物聯網(IoT)技術蓬勃興盛,也賦予智慧城市更大想像空間。據IDC預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值將達8.9兆美元,故被喻為行動裝置之後的最大科技商機,未來基於IoT繁衍的加值應用項目將不計其數,舉凡環保節能、綠色交通、永續資源,乃至自駕車、社交導航應用、照護機器人等包羅萬象題材,都可被涵活在內。
IoT整合平台 可望促進智慧城市發展
但不可諱言,環顧各種IoT應用題材,最大的實踐場域,無疑正是智慧城市,因此智慧城市與IoT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一旦IoT跳脫智慧城市,恐淪為一個難以擴散的技術名詞,同理若智慧城市缺乏IoT技術的輔助,也無從建立智慧相連的基礎,難以有效感知、監測、分析、整合所有城市資源,無法用高效率、節能的方法,來解決人口擁擠、 交通壅塞或分配資源等種種課題。
換言之,物聯網是實現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礎,關注智慧城市的發展的人們,不能忽略物聯應用平台的趨勢。
曾有業者說,如果缺少對於業務的深入瞭解、及適合的基礎架構,並正確模擬與數位化真實世界的營運及流程,勢必難以建立真正有價值的IoT解決方案,所以選擇適合的IoT平台,顯然是必要基本功。
一個好的IoT平台,須蘊含開放彈性的特質,好讓智慧城市應用的開發者,能簡化異質技術的配套組合難度,且借助IoT平台的高擴充性,形成一座優質的應用鑄造廠,輕鬆快速地設計、建置、測試與部署各式智慧服務。
因此一個共用的IoT整合平台,將能促進智慧城市長足發展。其實「整合」之於物聯應用平台的重要程度,並非此刻才被討論,過去已有不少專家點明此事的急迫性,無奈IoT市場山頭林立,隨著不同標準陣營的彼此角力,導致消費者的選擇遭到分割化;儘管從2017年起,已出現若干的標準整併動作,但尚未達到可節省解決方案供應商與App開發人員負擔的地步,顯見欲實現完全整合,顯然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專家認為,物聯網的致勝關鍵不在「物」,而在「聯」,但「聯」的部份確實是當前發展物聯網應用的最大瓶頸,只因不論各類智慧應用之付諸成形,先決條件便是讓前端採集的資料,被後端系統順利整合,但前端的智慧聯網裝置五花八門,各自採用不同通訊協定,使得這條第一哩路走得格外艱辛;因此經常可見不少應用場景,只能依附於特定客製化的平台,難以被快速大量複製、擴散。
反觀一旦有了具高度開放性的IoT平台,便有能力整合大量智慧聯網裝置,有助開發者降低因科技或標準變動所造成的衝擊,加快各種應用研發上市的進程。
平台穿針引線 接軌AI或Serverless創新技術
目前已有一些以整合為訴求的IoT平台出現,且市場聲量也愈來愈大,凸顯各方對於共通發展平台的高度期待。Ayla Networks就是其中一例,其IoT平台整合半導體晶片、雲端服務、App,及用於管理聯網產品的後台軟體方案,並廣泛支援不同的協定、應用或裝置種類;開發者可輕易借助Ayla單一技術平台上的工具程式庫(Library)與使用介面程式(API),打造屬於自己的智慧應用,再由Ayla統一部署與維護所有底層功能。
值得一提的,縱使科技日新月異,隨時有新功能加入市場,令開發者窮於追逐,但只要透過IoT整合平台,便可迅速消弭此一落差;仍以Ayla為例,當其將AWS語音助理新功能加入平台後,就意謂開發者可立即取用這項功能,成為支撐自身應用發展計畫的一項素材。
而被喊得震天價響的大數據、機器學習乃至人工智慧(AI),都成為孕育智慧應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不再只是「Nice to Have」,而是「Must to Have」必需品,因此物聯應用平台能否藉由雲端服務的型式,為廣大開發者供輸這些重要養分,也是觀察重點之一;例如亞馬遜的AWS IoT、Microsoft的Azure,或IBM的Bluemix與Watson,皆是具備這般供應實力的指標性平台。
畢竟論及AI等研發議題,往往不在一般IoT開發者的能力範圍,本身也無足夠資源建立對應的技術架構,最快的方式,便是以共用平台借力使力,補足自身能力缺口。
回到智慧城市主題,任誰都不會否認,可廣泛建立在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或智慧能源控制等眾多領域的影像監控應用,絕對是廣義智慧城市拼圖裡,極其重要的一環;隨著影像監控與AI的結合蔚為大勢所趨,相關應用開發者為了避免跟不上潮流,即可借助雲端中心平台的智慧功能,例如以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立人臉辨識能力,快速升級轉型至智慧監控層次,營造更大發展空間。
除了前述AI或機器學習外,還有一項創新技術,是開發者值得研究、理解甚至付諸實行的項目,便是無伺服器運算(Serverless)服務,簡單來說,它讓開發者不需擔心Server的維護,可藉由一個個Function為單位推動應用的開發與部署。
而尚在探索創新營運模式的智慧城市應用開發者,因無法預估用量與未來擴充需求,也可利用Serverless來降低服務建構成本,華碩旗下亞旭電腦便是以此架構設計智慧城市Hub,串接諸如智慧公車站牌等IoT基礎架構與各種智慧應用,可謂物聯應用平台議題下,另一深具參考價值的案例。
Reference: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30&cat1=40&id=0000527558_JT34S9OL68D9ED7JBVHX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