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在東京的首個全自動化倉庫在近日正式啓用,該庫內的服裝檢查和分揀工作全由機器人負責作業,機器人取代 90% 的人力,並且可以 24 h不間斷運行。
這個「超級神奇」的自動化倉庫是怎麼工作的呢 ?
首先,產品在海外完成生產流程後,運輸到位於日本的倉庫中。從卸貨開始,自動化就充分體現。自動入庫卸貨機器將商品通過傳送帶送達三層的自動保管倉庫。Ps:聽說機器的入庫處理能力是人力的20倍哦。
然後,三層的RFID自動檢品機開始檢查產品,機器透過非接觸技術,瞬間檢測並計入庫存。而傳統的模式是透過人工操作,一件一件地檢查,效率慢,容易引起誤差。
在實現自動化後,三層的自動保管倉庫貨架,可以靈活地運用天井,提高了貨架高度,貨物保存量大幅提升。而二層為自動出貨倉庫,捨棄了人力,利用機器臂根據訂單自動進行配貨裝箱。
最後,商品在裝箱後,在一層利用自動封箱機進行封箱。傳統則是工作人員,逐一確定訂單和產品後再進行封箱,升級後採用RFID自動瞬時掃描進行確認。
另外,透過AI技術,機器可以透過傳感器自動判斷,紙箱內的產品數量和大小,變更箱子的高度進行封箱,使箱子盡量的小巧。
自動感知貨物的進出量,追蹤貨物的運輸動態,移庫、調度等工作井然有序,後台對實物庫存情況一目瞭然,成本費用明顯減少……
這樣的自動化倉庫變得越來越多。
物流對於電商的重要性無需多言,電商之間的競爭早已開始聚焦於物流之上,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商開啓了「自建物流倉儲」與「第三方物流」的競爭模式,而關於物流的競爭焦點更是成為了智慧化水平之爭。
傳統倉儲物流為何要轉型?
傳統的倉儲多數只是產品的寄存地,依靠叉車進行出入庫作業,效率往往不高,難以滿足現代電商的要求。
倉儲管理在物流管理中佔據著核心地位。然而,傳統的倉儲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
數據採集靠手工錄入或條碼掃描,工作效率較低;
庫內貨位劃分不清晰,堆放混亂;
實物盤點技術落後;
人為因素影響大,差錯率高,增加額外成本;
缺乏流程跟蹤,責任難以界定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倉儲物流的工作效率,並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隨著電商的發展,倉儲物流變為分揀中心加臨時倉儲,貨物的流動性更高,需要配備高速、高效的物流設施。因此,就使得電商企業對倉儲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慧倉儲模式值得青睞
根據小編瞭解到的資訊,智慧倉儲一般是由立體貨架、有軌巷道堆垛機、出入庫輸送系統、資訊辨識系統、自動控制系統、電腦監控系統、電腦管理系統,以及其他輔助設備組成,並且還要借助當下最火熱的物聯網技術,透過先進的控制、總線、通訊等手段,實現對各類設備的自動出入庫作業。
而感知技術則是物聯網在物流中,最為重要且基礎的應用技術之一,RFID是感知技術的重要體現,其可以和托盤系統進行有效的融合,繼而有效地降低物流的倉儲成本,並提升效率。
高架立體倉庫、高速分揀系統、輸送帶系統,這些都是智慧倉庫的基本骨架。當商品從倉庫分揀出來後,輸送帶系統把貨物直接運送到工人手中打包,進入下一個環節。
輸送帶系統普遍應用於庫內收貨、取貨、分揀、複核打包和出貨的所有環節,充分保證訂單處理速度和準確率。
結語: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物聯網一定要和人工智慧、大數據融合,才是真的IoT,才能對物流做全局優化。否則就是賣傳感器設備的,就只能收集數據而已。這就像不會炒菜的人,面對一堆原材料,也做不出好吃的。」
也就是說,未來不在物聯網裡的物流,都將被淘汰。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
VIDEO
Reference: https://3smarket-info.blogspot.com/2018/12/90.html
全自動化生產時代來臨?中國京東「巨型倉庫」僅需4名員工!
京東自動化倉庫有 7 座足球場大,僅 4 位員工。其中一位年輕員工對於工作表示非常滿意,「我不會感到孤獨,」他說,「因為有機器人。」(圖/智慧機器人網提供)
據外媒報導,京東在逐步提高旗下倉庫的自動化程度,最終希望取代人工。該公司的目標是完善自己的自動化技術,從而能夠與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等同行競爭,最終將自動化系統出售給那些希望降低勞動力成本的企業。在面積相當於 7 座足球場大小的倉庫裡,每天有數百台機器人,將大約 20 萬個箱子打包,然後運往中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而和這些機器人一起工作的只有 4 名員工。
其中一位是現年 25 歲的鄒睿,他是一名說話輕聲細語的工程師,經常穿著 New Balance 運動鞋上班。在工作的 8 個小時中,鄒睿的主要工作是監控機械手臂。這種機器人就像一隻啄食的小雞上下跳動,用帶有吸盤的手臂抓住包裹,然後把它們放到傳送帶上的集裝箱裡。
如果有什麼情況看起來很奇怪,鄒睿就會衝過去解決問題。他說,除此之外,他還會在活頁夾裡草草記下筆記,根據遠端監控的上司要求記錄下機械手臂的表現。或者他會在網上和同事聊天:兩男一女,都和他的年齡相仿。鄒睿遠離安徽老家的玉米田,遠離曾經的工作場所(能容納100人左右)的喧囂。但他並不覺得孤獨。「我不會感到孤獨,」他說,「因為有機器人。」
京東這個倉庫位於上海郊區,宣稱是世界上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之一。 分析人士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關於中國乃至世界人工作業未來的一個展望。在這裡,更多的工作由機器完成,而大多數工人已經被淘汰了。得益於與 Google 的「戰略夥伴關係」,這種未來可能很快就會降臨美國。
據京東稱,這是全世界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倉庫之一。(圖/智慧機器人網提供)
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希望在這個曾經被稱為廉價勞動力中心的國家進一步推廣這一高科技概念。「我希望我的公司有一天能 100% 實現自動化,」 劉強東 4 月份在出現西班牙馬德里的一次零售會議上表示,「再也沒有人類參與。」 京東位於上海附近的工廠是該公司的學習實驗室。該公司報告稱,去年利潤僅為 1800 萬美元,營收為 557 億美元。京東高層主管們希望,這將成為對抗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公開武器。後兩家公司也在競相開發下一代電子商務超級機器。
京東的目標是完善自己的技術,將其推廣到該公司在中國、泰國和印尼的 500 多家倉庫。 目前這些倉庫仍依賴數千名員工的人力勞動。在未來,京東會將該系統出售給那些希望降低勞動力成本的企業。截至目前,京東在亞洲地區約有 16 萬名全職員工。劉強東說,他希望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公司能夠減少到「不到 8000 名」的高薪員工,而且每天只需工作兩到三個小時。 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工作將「更容易,更有趣,也沒有那麼危險」。
據悉,京東在今年 6 月份與 Google 簽署了協議,後者宣布計劃向該公司投資 5.5 億美元。京東首席戰略官廖建文當時表示:「這是全球零售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京東今年還與沃爾瑪合作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中國雜貨店。進店消費的購物者可以用智能手機完成支付。
而京東與 Google 達成的合作有望促進 Google 商品搜索引擎 Google Shopping 的發展,並提高 Google 與亞馬遜爭奪當地市場中的競爭力。 據悉,目前亞馬遜在全球部署的機器人已經超過 10 萬台。亞馬遜早在 2014 年就推出了機器人項目,它沒有任何完全自動化的倉庫,但它的物流中心所管理的包裹種類要比京東的自動化倉庫更廣泛。
在鄒睿工作的倉庫裡,由影像掃描儀引導的機器能夠處理幾乎所有的貨物,其中主要是手機、相機和其他長方形的電子產品。包裹沿著傳送帶行進。安裝在整個自動化網絡上的機械手臂將物品放在正確的傳送帶上,用塑料或硬紙板包裹起來,然後將其放在被稱為「小紅人」的電動推車上。「小紅人」這個綽號的靈感來自於《小小兵》(Minion,陸譯:小黃人)系列電影中的精靈生物。
小紅人扛著包裹穿過一層像一個巨大棋盤的地板,然後把它們通過滑槽軌道塞進運輸袋。輪式電腦貨架可以將貨物取出並運送到卡車上,而卡車在顧客下單後 24 小時內就能發出大部分訂單商品。儘管人們在一系列任務上仍勝過機器人—比如舉起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物體—但經濟學家預測,京東和其它電子商務企業正在引領一場變革,將通過機器人取代全球零售業和製造業的數百萬名工人。
《機器人的崛起》( Rise of the Robots )一書探討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勞動力市場。該書作者馬丁·福特( Martin Ford )表示:「我預計這種技術會在世界各地普及。這絕對是不可避免的,會比人們想像的更具破壞性。」 福特表示,一系列典型的工作崗位將會消失。全球諮詢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預測,到 2030 年,機器人將取代美國近三分之一的勞動力,並將出現一批新的高技能崗位。
而對於能夠編程和監控機器的員工,以及具有良好溝通風格的管理者來說是好事,相應人才需求預計將會出現激增。專注於供應鏈自動化的新創企業 XYZ Robotics 首席技術官彼特特·余( Peter Yu )表示,員工不應該害怕這種變化。他說,自動化將取代枯燥的工作,員工會轉而從事薪酬更高、更有刺激性的工作。 據估計,美國有 90.8 萬倉庫員工(他們並不都從事電子商務)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活動。「他們得在這裡跑來跑去,不停地撿拾東西,」余說,「他們沒有太多時間和別人交談。」
京東位於美國舊金山的機器人研究中心負責人程輝表示,市場力量推動了自動化的爭奪戰。他說,中國目前正在努力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如今合適的年輕求職者數量的越來越少,讓工人有更多籌碼要求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福利,這也使得企業填補職位空缺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 2030 年,中國年輕勞動力( 20 歲至 34 歲)將為 2.21 億人,比 2010 年減少 1.04 億人。 程輝表示:「物流人才庫的增長速度沒有我們所需要的那麼快,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動化將有助於緩解這種需求矛盾。」
而對於鄒睿來說,在京東首家全自動化倉庫找到一份工作感覺就像是升職。他於 2017 年 8 月開始在這兒工作,離開了另一個自動化程度只有 90% 的配送中心,並承擔了確保訂單按時發貨的責任。鄒睿說:「機器人減少了工作的枯燥性。」他並不擔心機器會取代自己。他說,畢竟他的崗位在一年多前還不存在。
鄒睿還記得自己十幾歲時第一次在網上購物,買了一件訂製的籃球運動衫。「這就是未來」他想,這似乎比和父母一起賣玉米更有趣。他在家鄉附近的商學院上學,但高等教育沒有讓他對京東工作的具體細節有所準備。鄒睿每兩個月就需要完成一次培訓課程,因為技術發展的速度很快。 他說,除了工作之外,他還喜歡和女朋友一起吃麵或者開車去鄉下。他希望有一天能結婚生子,繼續在電子商務這一「前景廣闊的行業」中發展自己的事業。鄒睿說「我想幫助推廣這項技術,還要傳播它。」
Reference: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9970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