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Google 發表 Gmail 等多樣產品的新圖示,但用戶並不買單,在 Twitter 等社群媒體出現大量哏圖,嘲諷新圖示太醜,而原本 Gmail 紅白相間的擬物化信封辨識度極高,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郵件。
修改後的圖示僅剩紅、藍、黃、綠 4 種顏色組成的 M 字,如果不是經常使用 Gmail 的用戶,需要再花一點時間習慣。
越改越「醜」?這樣的事真不少
這次圖示改版,其實是 Google 準備已久的品牌升級計畫,除了 Gmail,此次升級的產品還包括 Google 地圖、日曆、Google Drive 等一系列 Google 套件。
改版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將 Google 品牌四色,即紅、藍、黃、綠四種顏色融入各大產品,和之前 Google 搜尋的四色 G 字類似,信件改成四色 M 字,文件改成四色矩形符號,行事曆則用四色矩形框住日期數字,其他修改大同小異。
▲ 上排為舊圖示,下排為新圖示。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和舊圖示相比,新圖示雖然和 Google 品牌有極強烈的相關性,但看起來實在太混淆了,且因顏色相同,很容易誤認。
雖說大多數人都有手機和電腦,螢幕也變大不少,但增加的面積往往貢獻給更多內容,如此相似的圖示待在同螢幕,如果背景色又一樣,人眼很難辨識。
如 Gmail 最常出現的瀏覽器,試想如果同時開啟 30 多個分頁,Chrome 只能顯示每個分頁圖示,上面清一色 Google 四色圖示,別說找到某分頁很難,光看大量同色內容出現,就會產生暈眩感。
▲ 在瀏覽器分頁尋找新圖示並不容易。
這也是 Twitter 網友嘲諷 Google 最多的地方,大量相似顏色同時出現同背景顏色,很難辨別哪個是 Gmail、哪個是地圖,圖示的差異性僅用不同形狀代表,這不夠。
用品牌相關顏色覆蓋大部分產品圖示,僅修改形狀,透過形狀突出差異,其實並不只 Google 一家,Instagram 在這條被吐槽「醜」的路上走得更早。
2016 年,Instagram 將自家經典「拍立得」相機圖示改為扁平化相機圖示時,就引發大量吐槽,大家紛紛稱新圖示實在太醜,甚至請願 Instagram 將圖示換回來。
Twitter、Reddit 等社群也出現對圖示的吐槽熱潮,前段時間因 Instagram 十週年經典圖示當成彩蛋回歸,還引起來不少討論。
▲ 上排為 Instagram 舊圖示 ,下排為新圖示。
除了拍立得圖示,Instagram 和 Google 一樣,將旗下 Layout、Boomerang 和 Hyperlapse 也全部換了圖示,同樣採用和 Instagram 相同的品牌色,只有形狀不同。
圖示待在一起時,如果擠在同背景色區域,也不好辨認。
無獨有偶,除了 Instagram,時尚品牌 Burberry 也因為修改 LOGO 被吐槽,新 LOGO 去掉經典的馬術騎士標誌,僅留下文字,且字體還改成更粗壯明顯的無襯線字體。
從經典形象、手寫體到標準的無襯線字體,Burberry 的 LOGO 一下子變單調了,也難怪大量用戶表示新 LOGO 讓一家時尚品牌失去獨特性,變得和其他品牌一樣單調乏味。
▲ 左為舊 LOGO,右為新 LOGO。
品牌、機構修改 LOGO 是科技發展史有趣的支線,不僅展示人們的時代審美變化,也展示科技對生活的影響。
你喜歡的 LOGO 變醜了,可能只是因為環境變了
是什麼,讓品牌冒著被消費者嫌棄,甚至降低品牌影響力的風險,也要更換 LOGO 呢?
這背後是其實是生活環境變遷的影響。
2013 年,隨著 iOS 7 發表,扁平化設計登上時代舞台,吸引了大量品牌跟進,一時間成為設計界主流。至於為什麼要從擬物化設計朝扁平化設計前進,蘋果回答:
降低視覺複雜度,讓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到內容。
▲ 左為擬物化設計,右為扁平化設計。
Instagram 和 Burberry 等品牌修改 LOGO 的原因也大抵相似,如今早不是報紙、書籍等紙本內容為主流傳播媒介的世界了,螢幕成為每個人取得資訊最大的管道。
螢幕有大有小,扁平化設計比起擬物化更能適應,更粗壯的無襯線字體在各種螢幕上都看得更清楚,傳播成本也更低。
現代 LOGO 對顏色的利用也比以往更進化,顏色心理學裡,不同色彩濃度給人的感受不一樣,藍色一般的感覺是堅定可靠,Facebook 等網路企業都紛紛將 LOGO 顏色加深,既可給人堅定可靠的感受,又能加深辨識度。
此外,網路和各種通訊方式進步,不僅讓資訊傳播速度大提升,今天美國發生的事透過社群媒體同步到全世界,交通便利也讓人以更低成本走向世界各地。
全球化是這時代的主旋律,資訊傳播速度和廣度都大大提升,資訊過載是常態,而 LOGO 是資訊長河裡的一環,同樣也需要搶占觀眾視線,LOGO 也要學會提升傳播效率和內容的展現量,降低自身傳播成本,扁平化是適應環境的選擇。
▲ 經典的 YSL 品牌 LOGO 也替換過,之後又換回原版。
原先許多經典形象到今天都逐漸模糊,Burberry 經典 LOGO 的騎士形象對不少非英國消費者來說很陌生,對年輕一代來說,Instagram 經典圖示拍立得已是舊時代產品,也知之甚少。
更何況,現在哪家品牌不想吸引年輕消費者?消費能力強、願意嘗鮮,對大部分企業來說都是最值得爭取的消費者族群。
網路、全球化等共同組成的環境變化,直接或間接促成品牌修改 LOGO,傳播效率越來越重要,漂亮獨特的擬物化設計、手寫體 LOGO 設計逐漸被更清晰、傳播效率更高的扁平化設計、無襯線字體取代。
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品牌機構 LOGO 都會調整,仍然有一部分堅守傳統。
LOGO 承載的內容越來越多
現在最常見到的 NASA LOGO 並非唯一 LOGO,1975 年時 NASA 也曾很「潮」,嘗試推出更現代化的 LOGO,就是「蠕蟲」。
▲ NASA 蠕蟲 LOGO。(Source:NASA)
蠕蟲 LOGO 是由 NASA 四字母組成,十分簡潔且辨識度高,也一度為時尚品牌青睞,VANS、COACH、街頭潮流品牌 Heron Preston 等都曾在自家產品使用蠕蟲 LOGO,並獲得不錯口碑。
▲ COACH 獲得 NASA 授權後推出的產品。
當然其中有 NASA 對合作審查較開放的原因,一般而言品牌如果有需求將 NASA LOGO 放到自家產品上,只需按照 NASA 官網要求寄信即可,NASA 有專人負責審查。
且這種合作不限大品牌,原則上 NASA 對所有品牌開放授權,只要遵循 NASA 制定的使用規範,像是 NASA LOGO 不能拆分使用,蠕蟲 LOGO 可使用的顏色為紅色、暖灰色、白色和黑色等。
▲ NASA 現在 LOGO。
無論大眾口碑還是設計美觀度、辨識度,NASA 蠕蟲 LOGO 都獲得認可,但 NASA 還是在 1992 年停用,直到今年才恢復,且還強調 NASA 目前 LOGO 才是主要 LOGO。
按理來說,更簡潔的蠕蟲 LOGO 更適應現代,為什麼 NASA 選擇目前 LOGO 呢?答案就在 NASA 官網:
1992 年,時任局長丹‧戈爾丹(Dan Goldin)從退休帶回 NASA 目前 LOGO,以喚起人們對阿波羅大飛躍的輝煌歲月的回憶,並表明「魔術又回到了 NASA」。
阿波羅登月時,目前 LOGO 就是當時 NASA 的主要 LOGO,再加上《2001 太空漫遊》等經典電影形象輸出,目前 LOGO 幾乎和登月、NASA 綁在一起,是 NASA 登月的象徵。
▲ NASA 曾推出 LOGO 平面設計手冊。
在這個時代,NASA LOGO 仍未過時。
類似還有 NBA 公牛隊 LOGO,這隻紅色公牛自公牛隊成立以來從未改變,它的設計起源也很簡單,因公牛隊所在城市芝加哥是當時的世界肉類加工廠,牛肉又是當時的主要肉類,就順理成章採用公牛 LOGO 了。
它之所以沒被現代化設計潮流影響,重要原因是公牛隊 LOGO 的文化意象不僅是芝加哥這座城市,喬丹身為公牛隊一員,在 NBA 歷史創造的成績,8 年內獲得 6 個冠軍,以及他的巨大人氣,都由公牛隊 LOGO 繼承,這頭紅色公牛象徵芝加哥,也象徵喬丹和勝利。
就和人們懷念 Mac 的發光蘋果 LOGO 一樣,LOGO 使用和傳播,讓它和受眾形成情感聯繫,LOGO 成為文化符號,是品牌的濃縮,代表蘋果產品的酷和新、NASA 的神祕與探索精神、公牛隊對勝利的追尋。
時代不斷變化,但這份情感不會消失。
Reference: https://technews.tw/2020/11/22/do-you-like-their-new-logo/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