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極端氣候變成常態,受天然災害影響極深的台灣勢必需要正視這個問題。李鴻源對環境工法深有心得。他對台灣各地的環境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法,並強調,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跨領域跨局處的對話和合作,才能順利解決。

李鴻源 現任內政部長,前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博士的專長包括環境流體力學、河川水利學;曾受聘於聯合國水利署(UN-Water)在開發中國家進行諮詢,致力於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拓展到全台灣。


Dr. Hong-yuan Lee Former Deputy Mayor of Taipei County, Dr. Lee specializes in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and river engineering. Commissioned by UN-Water, Dr. Lee consulted developing countries extensively about their water issues. He is also passionate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未來三十年,我們將面對我們不知道的世界。在台灣,過去每十九年會發生一次水災,現在每兩年發生一次水災;過去十七年發生一次旱災,現在每九年發生一次旱災。未來,風調雨順的日子大概沒有了,當極端氣候變成常態時,我們該怎麼辦?

這是李鴻源在TED十八分鐘演說的開場。

先是運用許多統計數字,解釋氣候變化的劇烈,再告訴聽眾,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藉此拉近與聽眾之間的關係。他告訴所有人:「在台灣,有七成的人會遇到三種大型災害;九成的人會遇到兩種災害。」

李鴻源完全掌握了這十八分鐘裡「起、承、轉、合」的節奏。前面的五分鐘,就讓所有人領會,氣候的變遷與自身的關係。

這個主題李鴻源大部分都是準備兩小時,為了TED,必須縮短在十八分鐘內。「我完全憑直覺!我不騙你,在我的腦袋裡有一個對時間的直覺,我可以感應到時間的流動,所以在一次的練習後,我大概知道節奏,就直接正式上台了。」

一場演講,要把複雜的問題,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說給一般人聽,李鴻源有一套運用工程師的解題邏輯方法。

講稿架構:先「解構」再「重新結構」

「其實就像解決數學問題一樣,把複雜的問題逐步『解構』,再重新『結構』轉化為與現實生活相關的解決方法。」李鴻源說,這是二十多年來的工程師思惟訓練出來的能力。

例如,身為內政部部長的李鴻源,總是被問到國土規畫問題,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於是,李鴻源告訴營建署的工程師們,「台北能住多少人?台北塞了八百萬人。」這八百萬人造成高房價、高物價、交通阻塞、空氣汙染,大大影響居住品質,這是營建署積極想要解決的;同時,鄉下也有問題,鄉下只剩老人、小孩,而這成為社會福利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E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