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認為是貝佐斯燒錢的妄想,如今AWS卻成了亞馬遜的黑馬

比起FAAMG其他巨頭,許多投資人和分析師們都相信亞馬遜才是那個更「有未來」的公司,而撐起這份未來的,就是正在成為營收王牌的雲端運算服務AWS。

近一年前,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的身價超越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一年後,亞馬遜的市值也悄悄逼近了蘋果——距離成為世界最有價值的公司,亞馬遜只差七百億美元。

 

 

 

無人敢判定這家電商起家的網路公司是否會先於蘋果觸達「兆元市值」的巔峰,但投資人和分析師們都相信亞馬遜才是那個更「有未來」的公司,而撐起這份未來的,就是正在成為其營收王牌的雲端運算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

在2017年,AWS的營收成長了43%,達到175億美元,佔據亞馬遜整體營收的10%,僅這一項收入就讓亞馬遜成為了商業軟體行業排名前五的巨頭。分析師認為,這項業務將在2018年實現38%的成長;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還預測,在2020年,AWS將會為亞馬遜帶來超過400億美元的收入。AWS的CEO 安迪·雅西(Andy Jassy)曾直言,他認為AWS將會在未來成為亞馬遜內部最大的業務。

但在多年以前,AWS剛剛創建起來的時候,它卻並不被外界所看好。

「瘋狂」的點子

2003年,亞馬遜的網站流量激增,但網站的基礎設施卻簡陋到難以承受迅猛成長的流量。剛剛被升職負責網站工程團隊的班傑明·布萊克(Benjamin Black)寫了一篇簡短的論文,討論重建亞馬遜網絡基礎設施的可能性。在文章結尾,他提到了將出售虛擬服務器作為一項服務的可能。

布萊克的頂頭上司,公司負責IT基礎設施的副總裁克里斯·平卡姆(Chris Pinkham)帶著布萊克將這份論文交給了CEO貝佐斯,他們向貝佐斯描繪了一幅未來圖景:大學生憑藉亞馬遜的服務在宿舍寢室裡就可以創辦起一家公司。

貝佐斯非常欣賞這個想法,很快讓平卡姆帶領團隊打造EC2(彈性運算雲端)。三年之後,EC2作為初版產品之一在AWS的發表會上亮相。

「當時我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布萊克回憶說,「很久之後,我們才意識到,這實際上掀起了一場變革。但在最開始的時候,它並不起眼。」

在AWS研發初期,亞馬遜還是一家剛剛盈利兩年的上市公司,在公司的股東會上,不少股東對AWS的業務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這與亞馬遜電商公司的屬性毫無關係,但堅信AWS價值的貝佐斯並沒有理會股東們的建議,他要將AWS做下去。

在2006年AWS正式發表的時候,大多數人對此仍不理解,他們認為這是狂人貝佐斯的又一個燒錢的妄想。在當年十月彭博商業周刊的封面報導《傑夫·貝佐斯的豪賭》(Jeff Bezos' Risky Bet)裡,一位華爾街的分析師抱怨AWS這條業務不過就是貝佐斯想要分散外界對其電商業務注意力的障眼法罷了。但也有人對貝佐斯的「豪賭」表示讚賞,著名媒體人提姆·奧萊理(Tim O'Reilly)很早跟上了貝佐斯的想法,他認為在日後與微軟和Google的對抗中,亞馬遜會成為那匹脫穎而出的「黑馬」。

十多年之後,O'Reilly的預言成為了現實,憑藉AWS業務的強勁成長,亞馬遜的股價一路水漲船高,市值漸漸趕上甚至超越了曾經遙不可及的微軟和Google。

迎面而來的敵人

對亞馬遜而言,搶先競爭對手進入一個市場「已經成了亞馬遜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後來的智慧音箱還是其他種種業務,亞馬遜都在努力爭做開闢全新市場的那個先行者。

對待曾經媒體和投資人的不滿,在2006年彭博社的那篇封面報導裡,貝佐斯也曾吐露過心聲。 「我們對於不被理解這件事非常適應,早就已經習慣了,」貝佐斯說道,搭配他一貫的仰首大笑。多年以後回過頭來,人們發現當年外界的不理解其實對亞馬遜並不是一件壞事,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人意識到雲端運算服務的重要性,亞馬遜也藉著這個空檔,一路搭建起了自己的雲端帝國。

在2018年第一季,AWS貢獻了亞馬遜全公司運營利潤的73%,這讓它成為了公司最賺錢的業務之一。貝佐斯對此感到非常滿意,他在季度財報中表示,「在AWS遭遇同行的競爭之前,它享受了長達七年的非同尋常的優勢,而且我們的團隊從來沒有怠慢,正因如此,AWS是目前最先進、功能最多的(雲端運算)服務。」

 

 

 

貝佐斯說的當然是事實,就現階段各家雲端運算提供的功能和服務而言,早早起跑的AWS依然是最佳的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亞馬遜在雲端運算市場上就完全沒有壓力。

在2014年,Google、微軟和IBM等等巨頭公司都已經在雲端服務領域有所佈局,但比起亞馬遜的體量,這些尾隨者在當時甚至不值一提。當時,亞馬遜一家獨大,其份額是市場上第二到第十五名總和的五倍之多。

可到了2016年第一季,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已經降到了30%左右,微軟、IBM 和Google緊隨其後的三家一起則佔據了超過20%。

兩年之後,亞馬遜依然維繫著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場份額,但微軟和Google也一直在迎頭趕上。根據2018年第一季的數據,微軟雲端服務Azure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10%成長到了13%,Google則從5%成長到6%,小步向前邁進。

微軟、Google等巨頭入場後,傾全公司之力投入雲端服務的基建和研發,一點點蠶食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對亞馬遜而言,要遏制住這樣的趨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它要擔心的絕不僅僅是現階段的市場份額。

雲端的AI

依靠基礎功能和數據中心的體量拼市場的雲運算時代已經過去,在AI風行的今天,企業們常常對有著AI運算能力的雲端服務有著更多的需求,而在人工智慧這一領域裡,研究基礎更強的微軟和Google比亞馬遜更有發言權。

尤其是後來者中成績最好的微軟,在將雲端服務與AI的整合上動作不斷。在五月的Build大會上,微軟發布了Project Brainwave,幫助雲端服務Azure的客戶在雲端部署人工智慧的處理任務。

對亞馬遜來說,部署雲端的AI刻不容緩,正因如此,在2016年的年底,李飛飛加入Google Cloud的消息傳出的同一時間,亞馬遜宣布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 Irvine)的阿納德庫瑪爾(Animashree Anandkumar)博士加入AWS,擔任首席科學家一職。

阿納德庫瑪爾博士是深度學習領域的學術「大咖」,她最廣為人知的成績是解決了機器學習領域的非凸問題(non-convex problem),並且在張量研究領域也有不少建樹。

阿納德庫瑪爾博士加入後不久,亞馬遜就發布了三個部署在雲端服務上的機器學習應用:圖像識別服務Rekognition、語音合成服務Polly以及聊天機器人服務Lex。

隨著橫跨學界、產業界兩端的阿納德庫瑪爾博士帶領著團隊在AI普及到雲端的研究漸漸深入,AWS的人工智慧屬性也受到了客戶群體裡越來越多的好評。在阿納德庫瑪爾博士看來,部署在雲端的AI工具只是一個開始,AWS需要AI幫助它「跑得更快更好」,透過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亞馬遜將能夠提供更有效率的雲端服務,AI將從雲端運算的基礎服務層面做出優化。

可以看到,未來雲端運算的戰場上不僅僅是算力和基礎功能的博弈,它需要更多技術含量的加持來保證不斷更新的客戶需求得到滿足。而人工智慧,作為最前沿的技術領域之一,將成為這一戰場最強大的推動力。

Reference: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662/aws-chanc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NE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