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與大數據(Big Data),近年來常不斷地在各種媒體出現,更為不少大企業與新創公司擁抱。而透過物聯網產出的大數據資料,如何能轉化到企業最關心的議題之一:收買更多的消費者、創造更長遠的價值?

還記得《魔球》(Moneyball)電影裡,比利比恩(布萊德彼特飾演),決定純粹以數據分析,做為甄選球員的衡量基準,帶領奧克蘭運動家隊成為球場的常勝軍。2004年,波士頓紅襪隊更是採用了比利的方式,成功奪下世界大賽冠軍。雖然這是基於現實改編的電影,但已可初窺量化數據分析的價值。

 

而由於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未來產生數據資料來源與數量只會越來越龐大。如何有效觀察、蒐集、分析、與運用這些數據,其實正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致勝關鍵。

如同2014年被Google以32億美元買下的Nest Labs,其實在2010年成立時,做的只是一個家庭用的溫度控制器。但由於定位明確、使用直覺方便,又結合了重要的數據蒐集與判讀、使用者行為分析與學習,再連結到電力能源的使用與建議,便逐步形成了強大的商業模式與經濟規模。

要如何運用龐大快速多樣的數據,其實正是許多創業者與中小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筆者認為面對大數據,資源有限的創業者與中小企業主,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切入:

一、構建適切的商業問題

面對大數據不可能通吃,因此更需清楚地思考最想要解決的商業問題是什麼。先聚焦在最重要欲解決的問題,從而考量究竟應該蒐集哪些資料、如何蒐集、如何分析、如何轉化為可供決策依據的參考。記得,清楚欲解決的商業問題,才是大數據的焦點。(如同前文提到的Nest,一開始想要解決的問題只是:如何更輕鬆地控制家中的溫度。)

二、積極有意識地蒐集資料

數據並不是多多益善,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地蒐集有用的資料。要蒐集與分析所有龐大資訊的成本極高、更易落入為蒐集而蒐集、為分析而分析的陷阱;因此必須基於已經構建的商業問題,積極地進行有意識地、經過選擇性的資料蒐集,以供未來有效分析之用。(如Nest,最核心的資料蒐集不過是環境溫度與開關時間,但結合其他的行為數據分析與推斷,就可產生龐大的效益。)

三、善用現有外部資源

除了構建內部的自有數據資料外,結合外部可取得的去識別化資料,再加上敏銳的觀察力、十足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想像力後,應更有機會找出洞見或商機。(Nest不也是結合電力使用狀況與電費浮動資訊,從而主動協助使用者預先調整室溫,讓使用者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更低廉的電費支出,也更離不開Nest。同時,也因而逐步找出與太陽能業者及電力公司間的異業結盟或新商業模式。)

四、假設求證、迭代演進

有別於傳統的資料分析,大數據更強調主動性與即時性分析。因此建議要能運用已經蒐集分析的部分,不斷地做出假設/假說,再不斷地求證/驗證。數據不會說話,會說話的是人,要能對各種的分析推論隨時保持存疑,如此才能不斷精進解讀與判斷數據資料的能力。正如精實創業或敏捷開發的精神,透過持續不斷地提問、假設、與驗證,不斷的迭代演進每一代更適合的版本。(除了在硬體的演進,Nest也是透過內建的學習功能與雲端的大數據整合,不斷地預測與調整運作模式;也讓公司得以持續迅速成長。)

在物聯網蓬勃發展的潮流中,別忘了硬體是交換價值的載具,而最終驅動整體價值的,則是懂得運用其中數據奧妙的服務。在追求高度客製化、強調獨特顧客體驗的趨勢中,若可結合大數據的分析,也會更有助於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虛實整合服務,進而形成與顧客間的良好供需循環。

(本文作者為中小企總創輔中心創業計畫顧問)

(工商時報)

Reference: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01000345-260204

校正編輯:黃孟鈺

關鍵字:數據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NEVO 的頭像
    BENEVO

    BENEVO台灣部落格 之 科技應用。創新與分享

    BENE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