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環保與地球關懷 (142)
- Apr 05 Wed 2017 07:40
英國這家超市 零丟棄也零電費 + 國外廚餘垃圾如何處理 +廚餘再生之路
- Dec 08 Thu 2016 00:37
建築物基地的土壤液化防治
![]() |
||||
工程費用過大時該怎麼辦? 承擔房屋重量。一旦地震發生土壤液化現象,房屋有基樁承載,不致下陷或傾斜。 |
||||
|
||||
|
||||
----------------------------------------------------------------------------------------------------------------------------------- |
- Aug 18 Thu 2016 07:12
怎麼把塑膠從萬年垃圾變成新資源?
- Jul 10 Sun 2016 09:21
走,來去地下公園曬太陽... 種花、養鳥...
紐約籌建世界第一座地下公園
傳說中,紐約下東區有一個廢棄的電車中轉站,陰暗潮濕,鼠蟲橫行。直到一個耶魯畢業的年輕人發現了這個地方,說要有光,就用科技把太陽光引到地下,種起了各種奇花異草。
近日,紐約市政府正式把地皮批給了這個叫Lowline的專案,有望將在幾年內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地下公園。
- Jul 01 Fri 2016 10:37
胡思亂想還是會有貢獻的... 因妻子愛亂想 他造出全球第一太陽能發電公路!
夫妻個性大不相同,史考特是一名工程師,思考和行事比一般人嚴謹,茱麗葉是家庭主婦,常常有著許多對未來科技的浪漫幻想。(圖片取自橘子娛樂)
史考特(Scott Brusaw)和茱麗葉(Julie Brusaw)是一對夫妻,但兩人個性大不相同,史考特是一名工程師,思考和行事比一般人嚴謹,而茱麗葉是家庭主婦,「腦洞特別大」,常常有著許多對未來科技的浪漫幻想。沒想到,這兩個看似天差地遠的個性,卻為科技領域帶來了一個新里程碑──世界第一座以太陽能發電、發光、充電的高科技高速公路!
- Jul 01 Fri 2016 07:12
來穿"大海塑膠"做成的衣服吧!
法國政府最近做了一個統計,每年從超市提出來的塑膠袋多達50億個,還有額外的120億個塑膠袋,是用來包裝蔬果,這驚人的數字,已經讓法國從7月1日起,階段性禁止使用塑膠袋,無論付不付費,都不得出現在賣場櫃台。相較於法國從消費端著手,義大利則是將垃圾轉化成能源,將海洋中的塑膠物品,製作成一件件設計感十足的服飾,為的就是要解決一年比一年嚴重的海洋汙染問題,專家最近也做出一項統計,依照目前人類消耗能源的方式,到了2050年,全球海洋裡塑膠的重量,將會比所有的海洋生物加起來還要重。
- Mar 18 Fri 2016 20:02
一家在台灣中部小地方的醫院 如何影響中國13億人
為什麼一家在台灣中部小地方的醫院可以吸引到這麼多大陸醫療人員?「金牌顧問團」如何影響中國3千家醫院、300萬醫療人員,甚至13億人的健康?
我們發掘到兩岸醫療交流近20年來,一個醫療團隊在全中國打通關的故事……。
- Mar 11 Fri 2016 07:13
土壤液化事件簿 — 14張圖帶你快速搞懂液化真相!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1日電)南台灣大地震,震出土壤液化問題,經濟部臉書今天用14張圖說明,包括土壤液化條件、成因、造成災害,以及位於土壤液化高、中、低潛勢區該怎麼辦?讓民眾快速搞懂真相。
- Mar 05 Sat 2016 00:19
多一分關心,希望這樣的自動導航背心對盲人有幫助!
多家汽車大廠都正投入自動導航車研發,不過,日本大廠豐田(Toyata)不只想幫汽車導航,還想幫人本身導航,過去看不見的盲人仰賴手杖、導盲犬,或是導盲磚等公共設施,豐田打算推出高科技導盲背心,結合衛星定位以及手杖、導盲犬的偵測周遭環境功能,幫盲人自動導航。
- Mar 01 Tue 2016 07:14
台灣水資源不足的危機
台灣用水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雨水,每年大約可以獲得二千五百公釐的雨量,換算成水量約為九百多億噸。但扣除蒸發、流到海裡和滲入地下後,實際可供運用的只有一百三十五億噸的水量。可是每年的需求量約為一百九十億噸,由於供需失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乃一年比一年嚴重。
由於自然的地理因素,加上人為的河川汙染,使得地表河水的利用率偏低,因此在河川的中上游興建水庫,用來蓄水、增加河水的使用量,是台灣早年處理水資源的主要思維,也是相當重要的水利工程。
- Sep 27 Sun 2015 23:30
台灣植物資源概況
台灣為我國沿海第一大島,面積35,570平方公里,位於亞洲大陸東緣一系列群島之中央,南鄰菲律賓群島、北拉琉球群島、西隔台灣海峽與大陸之福建省相望、東臨太平洋。台灣海峽平均深度不及100公尺,平均寬度只150公里。由於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境內高山聳立,地形崎嶇複雜,平地至山區溫度之垂直變化使得植物在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上,造成了複雜而特殊的植群成份,種類繁多,根據「台灣植物誌」(Li et al.,1979)所列,本省之維管束植物4,021種(含74亞種和370變種),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111種,比之鄰近地區菲律賓的0.021種,日本的0.014種都高,故本省植物總數相對而言可謂眾多(柳榗,1988)。而其中屬於裸子植物的有8科,蕨類植物有
38科,被子植物有228科,分別與全世界的裸子植物11科,蕨類植物65科和被子植物291科相比,各類植物的比值最小者均超過50%,因而植物的歧異度相當高(柳榗,1988)。
- Sep 16 Wed 2015 10:38
沒有塑膠袋是OK的,盧安達做到了!
- Jul 11 Sat 2015 05:46
顛覆了美國傳統教育,拒絕10億美元!立志要做免費教育!這就是可汗學院
你沒聽錯,他拒絕了10億美元!他叫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今年39歲。他顛覆了美國教育,成為了數學教父,讓數學老師不再講課,比爾蓋茲都捧著他。他成功登上了《富比士》雜誌封面,但是他卻拒絕了10億美元!
- Jun 29 Mon 2015 16:46
從英美以及韓國文創產業來看,希望台灣不只用文化做生意
- Apr 15 Wed 2015 06:20
缺水總該想出辦法,太陽能發電除鹽來設置看看
【台灣醒報記者林鈺庭綜合報導】太陽能竟能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根據《科技新時代》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出環保又省錢的除鹽方式,透過太陽能面板對電池充電,再讓電池以電透析方式,成功將鹽水中的鹽分去除,讓鹽水變身成為可飲用水。若實驗最後測試順利,未來世界缺水問題將可獲得改變。
- Apr 10 Fri 2015 06:26
雙重地震模式 數十年後震更大
中國時報【尹德瀚╱綜合報導】
據法國地質學家巴林傑(Laurent Bollinger)的實地研究,25日尼泊爾大地震其實是一場雙重地震的下半部,其肇因來自鄰近一段斷層1934年發生大地震所累積的壓力,且與700年前另一場相隔超過80年的雙重地震為同一模式,如今是歷史重演。
- Sep 02 Tue 2014 17:52
廢食用油 可轉化生質柴油
- Sep 01 Mon 2014 17:46
野放蓋斑鬥魚滅蚊 臭水溝改頭換面
- Aug 06 Wed 2014 16:50
未來5年各行各業將全面洗牌,你準備好了嗎?
未來五年各行業將全面洗牌,你,會在哪裡?
國內一位很著名的成功學大師說過:“趨勢就像一匹馬,如果在馬後面追,你永遠都追不上,你只有騎在馬上面,才能和馬一樣的快, 這就叫馬上成功!”
- Aug 04 Mon 2014 09:13
均一教育平台同時拔尖與扶弱,立志提供華語界「每個學生」一流教育